為了加強對康復學院首屆本科生的思想引領,在曹蓉蓉副校長的關心下,12月4日下午👃,2015級康復本科班全體同學在輔導員劉晨辰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坐落於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錢學森圖書館進行參觀學習。
踏入序廳,同學們的目光立刻被一座由4015塊印有錢學森手稿的紅磚組成的倒金字塔所吸引,該藝術造型名為“升騰的智慧”,象征著錢學森從1955年回國到1966年“兩彈結合”首次成功的4015個辛勤工作的日日夜夜🚶🏻♂️,也傳達了錢老的愛國情懷與超凡智慧。“升騰的智慧”整體高度9.8米,寓意錢學森98年的輝煌人生。館內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範”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雖說是圖書館🧎♂️,但更是傳承錢學森科學精神與愛國精神的紀念館。館內附還有錢老的研究、真跡、證書☎️、衣物等等。同學們對於錢學森這位偉人的思想不單單停留在是導彈之父,他不僅是一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和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更是一名愛國的共產黨員。通過對圖書館的尋訪,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錢學森98年的輝煌人生,並就錢老在科學成就🦹🏻♀️、治學精神🚣🏿♀️、高尚品德和愛國情懷的不同方面進行了深刻的學習與感悟🤏🏼。
出類拔萃的專業精神☦️。第一展館內展示出了錢老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貢獻。同學們通過觀看短片,導彈的研發🩲,從中國“有彈無槍”到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開始騰飛🖱;錢學森還製定了“八年四彈”的發展計劃🧑🏻🦰。應用力學、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工程控製論、物理力學🧗🏿、系統工程、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開拓性的貢獻🤙🏿。正是如此的專業精神值得每一位新時代的醫學生而為之不懈學習、不懈追尋、不懈實踐⛳️。
卓犖超倫的科學品質。第二展館向同學們展示了錢老涉及各個學科,如:鐵道機械工程♍️、航空工程🤸🏼♂️、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彈性薄殼理論🚵🏽♀️、火箭技術等等,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地理社會,內至哲學思想🐋🧑🏽🍼,外至人體科學🤳。錢老的知識沒有停留在單一層面上,對科學探求永無止境。作為未來人類健康事業促進者,同學們認識到,醫學生不應局限於自己的專業,而是要將自己的知識觸角伸向各個領域,通識博學,進而融會貫通,成為一名復合型的醫學人才。
赤子丹心的愛國情懷。第三展館介紹了錢學森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生活為的就是報效國家,拒絕優厚的待遇🥛,僅僅是對祖國母親的赤膽忠心。“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錢老的這句話將其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奉獻給了人民。“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肺腑之言中流露出的不僅是錢老回國的迫切之情🏃,更是一位人民科學家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深沉的愛🚆。艱辛的歸國歷程和偉大的愛國情懷折射出這位人民科學家的靜水流深的風範。同學們無不為錢老的拳拳愛國之情和堅定報國之心所深深震撼。
簡潔樸素的成功風範。最後一個展館羅列了錢老樸素的起居🍧,少的不能再少的用品🤟🏿,卻有著多的不能再多的書籍,各類的簡報排列於櫥窗櫃中,簡報上留下的是錢老的批註,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他一回到祖國就脫下西服🌂,換上中山裝,頭戴解放帽。在基地執行任務時,冬天穿著老羊皮大衣還凍得鼻涕直流⚁,夏天背後的衣服上總是一圈又一圈的汗漬。錢學森為何寧肯放棄在美國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經歷那麽大曲折,堅持回到祖國吃苦受累🧝♂️?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們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奉獻了他們畢生的精力和智慧🖌,為同學們生動展現了錢老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潛心科研的可貴品質。
參觀最後,同學們懷著崇敬之情來到錢學森頭像雕塑前👷🏻🕵🏿,獻上花籃以表達對錢老的尊敬、懷念之情🛗。伴隨著錢老堅毅安詳而又深邃的目光🍄🟫,全班同學舉起右手⛹🏽,重溫醫學生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參觀學習,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更高精神及目標追求之大門,激勵著他們努力學習醫學知識和技能🕤,引領著他們不斷砥礪前行🫎。(康復學院)